(路透多倫多27日電)20國集團(G20)多倫多峰會今天落幕,宣示首要任務是提振搖搖欲墜的經濟復甦,各國並承諾整頓債台高築的公共財政,同時不妨礙成長。



G20各國會前有各自不同的優先要務,部份國家在2天會議期間比他國更有斬獲。

以下是會後的贏家與輸家分析:

美國—輸家。美國參眾兩院協商代表達成最終協議,通過將帶來1930年代以來最大幅度金融改革法案後,總統歐巴馬抵達峰會,白宮原本冀望這場勝利可助長聲勢。

但他在峰會討論主軸的財政議題上,卻沒有太大收穫,黯然離開。

面對歐洲國家要求再次強調撙節預算支出,美國被迫讓步,先前美國曾警告此舉將嚴重威脅脆弱的經濟復甦。

中國—贏家。北京當局要求G20公報草文中、稱讚中國擴大匯率彈性的措辭從最終版本刪除,最後如其所願。

中國反對讚揚之詞看似奇怪,其實是他們不希望看到G20正式聲明單挑人民幣的前例,即使是正面評語。

中國在此議題也非大獲全勝,如果北京官員無須擔心G20施壓,人民幣匯率可能仍緊盯美元不放。

德國—贏家。德國堅稱,雖然該國仍是G20鎖定的貿易出超國,必須進一步擴大內需,他們的削減預算計畫並未遭到批評。

財政部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ueble)接受路透訪問,特別點出公共部門負債阻礙擴大內需,並表示削減赤字有助德國邁向永續成長。

更廣泛而論,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官員似乎是贏家,因為他們成功讓最後公報的方向略為偏向財政緊縮,並且把以下文字硬塞進公報,即先進經濟體最起碼要達到G20接受的加拿大整頓目標。

雖然歐洲倡議開徵銀行稅未獲得全球支持,G20確實支持金融業作出某種形式的貢獻,以分擔政府紓困該產業的支出。

英國—贏家。首相卡麥隆可聲稱他首次出席G20 峰會勝利出擊。至少他實現部份心願,包括G20公報明確肯定他的聯合政府本週稍早宣布的嚴格撙節措施。

卡麥隆也看似和歐巴馬建立起不錯的關係,甚至上了總統直昇機,搭一程順風車,也避免兩人為棘手的英國石油公司問題及清除墨西哥灣漏油開銷公開撕破臉。

巴西—輸家。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Silva)缺席多倫多峰會,選擇留在國內處理嚴重水災災情。

這項決定大大減少巴西在峰會的曝光率,對希望在國際事務上贏得更重要角色的新興國家不利。

魯拉人未到,也讓俄羅斯、印度與中國領袖在場外舉行「金磚四國」會談喊卡,至少暫時削弱四國聯合陣線要求在世界金融機構中提高發言權的努力。中央社(翻譯)

文章來源: 路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教產業報導 的頭像
    文教產業報導

    文教產業報導

    文教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