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華盛頓8日電)全球財政首長今天展開角力、爭取國際貨幣基金(IMF)投票權比重之際,新興經濟體希望能確保,其他開發中國家不會成為這波發言權調整之下的犧牲品。



歐洲國家和美國目前在IMF有獨大地位,反映了二戰後的世界秩序。但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挑戰此現象,稱他們經濟影響力越來越大,在IMF也該獲得相稱的地位。

IMF的187個會員國已達成廣泛協議,同意把約5%的投票權轉移到份額不足的國家。

在IMF改革案的討論中,中國的份額似乎有望超越法國和英國等舊工業強國,這讓較小國家擔心,剩下來的份額會如何分配給其他發展中國家。

配額牽涉到每個會員國對IMF的捐款多寡,以及可貸款比例。這是根據各國經濟實力、外匯存底和貿易金額等數據,透過複雜公式所算出來的比例。

巴西財長曼蒂加(Guido Mantega)在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會場外對記者說,中國已經同意放棄部分新增的投票權,好讓其他開發中國家也能獲利。

目前無法立刻取得中國官員對曼蒂加說法的評論。

其他國家則在激辯,如何減少美國和特別是歐洲各國在IMF的主導權。歐洲各國不願喪失IMF的董事席次,而美國則不願放棄否決權。

2008年時,南非與其他幾個開發中國家接受減少在IMF的投票權比重,以便讓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韓和土耳其有更多影響力。

南非財長高迪漢(Pravin Gordhan)昨天說,開發中國家不應該成為犧牲的一方。

獅子山共和國財長卡馬拉(Samura Kamara)表示,有必要保護較窮國家的投票權。他補充說:「進一步減少配額比重,將有損我們較窮國取得資金的管道,而我們仰賴這些資金來滿足各國的金融需求。」中央社(翻譯)

文章來源: 路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教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