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突然接到淡江大學一位小朋友來電,要請我幫忙看看他們為台視張小燕主持的《百萬小學堂》綜藝節目所擬定的兩道和恐龍有關的問題。我看了一下,淡大這個準備小組,的確是花了一點心思,兩道題目都是從有份量的恐龍學術論文找出來的,能夠在好玩綜藝性節目中,把硬梆梆學術性的東西變成有趣的問題,好也!科普就是本該如此,這也是台灣非常欠缺的,以前我說過,文科泰斗龍應台和科學家朱經武相互出題比賽的擂台,學文科的大人物代表考個大鴨蛋,學科學的考滿分【請見:「理工牛與理盲文」http://tw.myblog.yahoo.com/timd_huang/article?mid=1834】,當今我們台灣整個社會普遍對於基本科學的缺知,所以才會出現南北極都搞不清楚的科學白痴製作±2oC的紀錄片。
這兩個題目與答案如下:
恐龍之所以能夠稱霸地球約一億六千萬年,是因為:
(1) 演化的速度比較快(2) 較能適應生態變遷(3) 體型巨大沒有天敵
大約在兩億年前的時候有一種鱷魚的近親叫作「鑲嵌踝類初龍」,他們跟恐龍競爭的是一樣的資源,但是其實由大小、體型、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來看,鑲嵌踝類初龍擁有演化優勢。
但由於當時,可能彗星撞地球或其它生態浩劫造成整個地球的生態快速而且極端變化,這些影響讓鑲嵌踝類初龍突然絕種了,而恐龍之所以能稱霸地球約一億六千萬年,主要原因是他們比其它的生物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古生物學家在古代湖泊遺跡中,發現恐龍腳印,這個證據可以支持以下哪個理論?
(1)推算恐龍走路的速度有多快(2)恐龍是在水中演化出腳來的(3)部分的恐龍屬於兩棲類
恐龍會留下腳印的地方,可能是當時的水邊、池塘邊,或者只要淹水過、下雨後這些泥土濕濕軟軟的地方,這些地方幸運的覆蓋保存起來,近年來才暴露出土。古生物學在西班牙北部的古代湖泊遺跡中發現恐龍腳印,推斷當時恐龍在湖邊,對抗水流踏在湖床上所留下來的遺跡,部分專家學者提出恐龍可能也會游泳,但在目前還未有決定性的證據,不過我們能比較能肯定的是,這些恐龍足跡,可以讓專家推算恐龍的步伐和走路速度呢!
比照上面的兩道題,我出以下的這道題,大家來玩玩探討:
恐龍用幾隻腳?
(1) 二隻腳(2) 三隻腳(3) 四隻腳
哈!不要罵我老翻顛,怎麼出這麼簡單的問題,只要對恐龍有一點點好奇的人,馬上就會回答出來;是嗎?
如果你選的是(1) 二隻腳,你可舉出如暴龍、迅猛龍等恐龍,的確是用兩隻腳行動的,特別是暴龍的前肢各只有兩隻小指頭,已經退化小到很可笑的地步,都無法用這隻手搔那隻手的癢,故此,有的恐龍學者認為暴龍不是會攻擊其它恐龍的獵食者(Hunter),而是撿便宜的清道夫腐食者(Scavanger),世界上那有幾乎等於無法用手抓東西、還能攻擊獵物的獵食者呢?不過,如果你的答案選的是這個,我會給你一個大叉叉(原因後述)。
如果你選的是(2) 三隻腳,你可能說有的恐龍用兩後肢加上尾巴來站立抬起脖子吃高處的樹葉,中國恐龍之父楊鐘鍵就認為祿豐龍有時會如此,這種姿態的恐龍雕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特別是雲南祿豐縣恐龍博物館前面的那幾隻石雕,就是如此三隻腳的姿態;不過,如果你的答案選的是這個,我還是會給你一個大叉叉(原因後述)。
如果你選的是(3) 四隻腳,你可能會說有好多恐龍,如體型龐大脖子最長的馬門溪龍,頭部有個大盾牌的三角龍等等,都是四腳的恐龍啊!不過,如果你的答案選的是這個,我還是會給你一個大叉叉。
為什麼不管你選以上三個答案的任何一個,我都會給你一個大叉叉呢?再想一想,我給你大叉叉,絕對不是胡說八道,故意刁難,看倌,且聽我說來:
首先,這個「恐龍用幾隻腳?」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我在此故意設下了一個陷阱,有沒有看出來?我有講是那「種」恐龍嗎?沒有,我只用很籠統的「恐龍」這個名稱,並沒有指出特定的某一(生物)種恐龍;「恐龍」這個名詞,指的是中生代活在陸地上一億六千萬年一大類很多(生物)種的脊椎動物,以生物種的數目來說,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超過一千(生物)種的各式各樣恐龍,因此,不能把一個通用泛指的名詞,套用到某特定的生物種;你我中學所學的生物學,「界、門、綱、目、科、屬、種」,總該還記得吧?「種」是生物分類的最細分,通常我們講某某龍,其實指的是「某某龍屬」的「屬」名,每一屬的恐龍,可能有好幾「種」,如果要講到「種」,那就必須把種名也講出來,如:祿豐龍(屬),就有「許氏(種名)祿豐龍(屬名)」、「巨型祿豐龍」等等。
就如,「化石是可再生的資源嗎?」,如果你的觀念被那些誤人子弟的老師所誤導,認為「化石不可再生」,因此衍生出「化石很珍貴、必須保護」等等極端環保觀念,甚至被環保假議題「不帶走一片雲彩」所矇騙,那就太可笑了。
沒錯,諸多古代生物所變成的(化)石頭,的確無法再生,因為那個特定的生物種已經滅絕了,但是,「化石」所指的,卻是多少千萬(生物)種的生物!依照古生物學者的估計,大約每一萬個生物個體就有一個會有機會變成化石,甚至也有人說,生物變成化石的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
我們就用這個比較嚴苛的比率來算好了,當今、包括這一秒鐘才出生的娃娃,有多少個人?粗略說六十億吧!請問,一百年之後,這六十億個人到那裡去了?不就是六十億個屍體嗎?好,就以生物學十萬分之一可能變成化石的機率來算,當今世界上的人,一萬年之後,就會有六萬個人化石產生!我們人這個生物種的繁殖,在生物界來說,算是很少生的,看看魚類下蛋,一次幾萬、幾百萬、甚至更多,如此大數量的生物繁殖死亡,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地球自廿、卅億年前從有生物出現以來,就一直不停地製造化石啊,從來沒有(Never Ever)停止過「產生(新)化石」!故此,怎能說「化石不可再生」?
這也就是說,奉勸那些自以為是的環保人士,要提出問題,首先要把命題搞對,不要像那位過時政客,連南北極都搞不清楚,就敢拍環保紀錄片,讓被ㄠ錢贊助的郭大老闆看首映的時候連連打呵欠!人要笨得愉快,沒有任何國家的法律禁止,也不應該禁止,但請不要不要白痴到連問題都不會問、都問不對。
扯了這麼一大堆,上面這一大段,只不過是本文的餐前開胃小菜,正文馬上來囉。
上個月,我把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古脊椎動物專家、五國院士瑞茲(Reisz)博士搞到台灣來,又帶他到雲南我發現的那個恐龍胚胎點考察,我對台灣和雲南的人說,我黃大一的能耐,能般得動這麼大尊的菩薩,大約也到頂尖了,世界上還沒有古生物的諾貝爾得獎者,我也不認識任何諾貝爾獎得主,所以請大家要好好珍惜,不要錯過請他來領導我們做一個國際兩岸聯合的古生物研究計劃,我們也簽訂了一份長期的合作科研協議書。
那麼這位被我稱為「最大尊的菩薩」瑞茲博士(其實正確發音應如英文的Rice,但中文無此發音,只好借用原本音譯,但以下嘻稱「米」博士),到底他在恐龍方面,有何重大的發現呢?在我和德國波昂大學雷眛斯(Remes)博士去年在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所舉辦的「第四屆國際恐龍蛋與貝比研討會」發表之前的研究論文搜尋當中,我們是有找到「米」博士2005年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在南非所發現的早期恐龍大椎龍(Massospondylus)的胚胎研究,也列入了我們的參考資料。
不過,比照天主教徒常常要做的告解,我在此也得來一下告解:「親愛在天上的上帝,我有罪,請天父赦免」(神父說)「孩子,你有什麼罪?」(我說)「我有罪,請求天父原諒赦免」(神父說)「說吧,孩子」(我說)「我有罪,因為在研讀「米」博士論文的時候,我的心全都放在『我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晚三疊紀到早侏羅紀)的恐龍胚胎』這一點上面,我甚至還貪心到想要證明我在雲南祿豐大洼恐龍山所發現的這個胚胎,很有可能比那個「米」博士在南非搞的大椎龍還要早個幾百萬年,我就是虛榮心太重,想要爭取個世界第一。」(神父說)「虛榮、貪心都是罪,但孩子你能認罪,天父當然赦免你的無知。」(我接著說)「不過,在這個事件中,我所犯下最大的罪,並不只前面所說的在爭取一個虛幻的『世界第一』,而是人家論文的重點,我根本有看沒有到,我根本沒有搞清楚他所發現的要點、和在恐龍學方面的重要性,硬是把馮京當馬涼,這才是我最大的罪過,懇請天父原諒。」(神父說)「孩子,善哉善哉,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去吧!」(南非大椎龍的胚胎化石,這個胚胎恐龍的頭,在身體腐化產生了一大堆氣體之後,蛋內壓力太大,被推擠出蛋殼之外,所以看起來有點「凸出」)
這次「米」博士來遠東,在台灣中央大學和中興大學,各舉辦了一次演講會,在雲南也給博物館和省科技廳做了演講,我幫他翻譯簡報文稿和現場講解,終於有機會深入瞭解到人家「米」博士重大發現的要點;其實,雖然我們兩人都發現了世界上最早期恐龍的胚胎,爭論到底是南非的或雲南的比較古老,實在根本不是重點,兩邊的地層都屬於大約相同的晚三疊到早侏羅紀年代,即便雲南祿豐的恐龍胚胎比南非的早個幾十萬年,或甚至一兩百萬年,除了滿足了虛幻的「世界第一」媒體用詞之外,那又如何?實質上重要的貢獻在那裡?重要的應該是,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胚胎化石,到底顯示了什麼重要的生物演化成長等等特性?
從「米」博士的演講中,他從完整的大椎龍成長系列(Growth Series),也就是從這種恐龍的胚胎到發育完整的成龍骨骸,得到了如下:
在胚胎方面:
胚胎有如下的特徵,此胚胎屬於原蜥腳類恐龍之解剖學證據
--牙床前部無齒--幾乎水平的頸部--肱骨長度大於55%股骨
在整個成長系列方面:
* 有可供研究成長和發育變化用的各種大小絞結與相關骨架* 聯同胚胎骨架,可供研究用的大小範圍比其它恐龍更大更詳細* 頭顱長度增加十倍* 股骨長度增加47倍
最後面這兩點,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證明了一件這種早期恐龍發育的大事,別的恐龍先不說,也沒有化石證據可說(我在大洼恐龍山所發現的胚胎研究,正在開始而已),但從南非所出土的這些大椎龍化石,我們可以很確定地說,在大椎龍的成長過程中,身體各部位的發展比例有很大的不同,頭顱只增加了十倍,可是大腿骨(股骨),卻增加了四十七倍。
也就是說,大椎龍孵化出來的小龍,有幾乎水平的頸部,和肱/股骨比例大於55%,故此確實是用四隻腳走路的,但是長大了之後,牠就用兩腳走路了,就像我們人類,小貝比的時候,用四肢爬行,然後慢慢學會站起來,跨出第一步,讓爸爸媽媽高興得不得了,大椎龍的成長過程,也是小的時候用四隻腳走路,等到長大了之後,就用兩腳走路;賓果!「米」博士為我們揭開了早期恐龍演化成長的一個重要發現。
那麼,其它用兩腳走路的恐龍,會不會有類似的情況?和南非大椎龍大約相同時期的大洼諸恐龍(含祿豐龍、雲南龍、雙脊龍等等),會不會也是如此呢?比方說,當年中國恐龍之父楊老說,祿豐龍很有可能是用尾巴當第三隻腳站立,以便牠吃到高處的樹葉,祿豐龍和其它的原蜥腳類恐龍,會不會和也是原蜥腳類的大椎龍相似呢?隨著我們已經開始在雲南楚雄州進行的國際兩岸聯合科研計劃,將會揭開這個謎底,搞不好,說不定,如果我們運氣有夠好的話,比對於南非所發現的,很有可能會有更多的驚奇會出現,請拭目以待吧!
以下是一份「米」博士做的大椎龍從四腳仔到二腳走路的影視短片,本文網路版可以看到整個模擬動畫,但是很可惜,平面紙版的出版,無法顯示,大家就將就將就吧!要無你要怎樣?
Smiles, Prof. Timothy Huang
43, Lane 525, Sec. 3, AnKang Road, XinDian City, Taipei County, Taiwan, ROC 23156tel: +886-2-2214-0517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timd_huang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DinoDragon,北縣新店,博,自由業。簡介表示,他是微笑過人生。作者有個人部落格「恐龍催眠」http://blog.nownews.com/dinodragon/與http://tw.myblog.yahoo.com:80/timd_huang。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章來源: NOWnews
- Nov 03 Thu 2011 05:19
恐龍用幾隻腳?,翻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